
是一场什么样的比赛
技术“尖货”频出
“硬核”创新不断

近日,2025“海康创行・瓴创青山”智能物联青山湖科技城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第二期,在LinkPark产业社区举办。8个参赛项目聚焦智能制造、人工智能、新材料等关键领域,科技含量拉满,充分展现出高层次人才硬核创新的魅力。
很多制造业企业会因为物料长期无法有效流转,产生呆滞库存,占用了场地,也积压了资金。基于AIAgent技术的智能工业制造协同平台,可以通过指导生产,实现更高的库存利用率。杨洋通过路演,向大家介绍自己的项目优势,“比如无锡的一位客户,它的库存金额在两个亿左右。我们为他们提升了约4个点的库存利用率,产生了四五百万元的效益。”

杨洋,德国多特蒙德工业大学管理控制系统专业硕士,为德国TransfactGmbH(2024年营收1亿欧元)联合创始人兼项目总监、苏州传思法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。目前他作为中国分公司总经理回国开拓市场,从0到1搭建顾问和开发团队。“是客户介绍我过来参赛的,来了感觉这里生态相当好,地理位置也很好。有可能的话,我们想在这注册落地总部公司。”
介绍他来的客户正是今年4月参加“海康创行・瓴创青山”智能物联青山湖科技城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第一期的企业太仓瑞鼎。这也是大赛主办方“以商引商”战略的理想效果。
此次大赛技术“尖货”频出,除了专注于为制造业提供软件支持的人工智能项目、为户外电源解决长续航电力的储氢燃料罐项目,还有想实现国产平替的高纯超薄殷瓦合金箔项目。通过这场大赛,项目方获得了与投资机构、行业专家深度对接的机会,更借助赛事平台为后续落地青山湖科技城奠定了基础。

来自浙江海宁的邱云兵带来的是前沿电化学材料新技术——高纯超薄殷瓦合金箔。它是一种铁镍合金,用于生产FMM(高精密金属掩膜版)的高端金属材料,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、智能穿戴等中小尺寸OLED屏幕的精细像素制备。项目负责人邱云兵介绍,现在国际上主要由两家企业供货,分别在德国和日本。“中国企业拿不到足够数量的货,生产供应完全跟不上。我们依托于北京科技大学的多年研究,打算做国产化的平替。目前技术上有突破,准备落地投产。”
本次创业大赛获奖项目将享受人才项目“全生命周期”落地服务保障、海康集团乌镇街青山湖科创基地产业服务包、海康集团产业生态圈资源对接等。据主办单位浙江乌镇街科技有限公司产业运营负责人刘芬透露,半年前举行的创业大赛第一期明星项目太仓瑞鼎已经落地,正在装修推进中。后续将通过海康产业资源的导入和团队服务的下沉,招引更多优质项目来青山湖落地。

▲青山湖科技城摄/朱熠凡
“临安的人才政策对企业入驻有着很强的吸引力。”刘芬表示,除了中电海康的生态圈资源配套,根据评审结果,获奖项目还有机会享受临安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扶持政策,包括三年内最高1500万投入补助、3000方房租补助和1000万贷款全额贴息补助等。
责任编辑:赵家豪
来源:头条娱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