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讯(朱文桃记者李培晞)今年10月以来,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市场监管局构建“政府主导﹢药企联动﹢全民参与﹢部门监管”的全周期管理体系,成功将“药箱隐患”转化为基层治理的“民生亮点”。如今,52个绿色回收箱遍布城乡,“定点交投过期药”成为新习惯。
面对家庭过期药品随意丢弃污染环境、非法流通危害健康的双重风险,临川区市场监管局坚持“问题导向”,将过期药品回收纳入重点民生实事清单。通过动员药企深度参与、开展全域宣传引导、搭建规范化回收机制、强化全流程监管,打出一套精准有效的“组合拳”,从源头阻断风险链条,切实回应群众对安全用药、洁净环境的迫切需求。
临川区市场监管局主动布设便民网络,打通家庭过期药品回收“最后一公里”。该局以“15分钟服务圈”为标准,科学筛选并设立52家药品回收定点单位,其中,城区30家、乡镇22家,实现城乡回收服务无死角。所有点位统一配备标准化回收箱与专用登记台账,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便捷、规范地交投过期药品。
与此同时,该局制定过期药品回收操作规范,明确“日清点、周分类、定期销”的管理标准。各定点单位每日核对药品与登记记录,每周进行分类打包,最终由该局统一收集并组织无害化销毁,形成“回收—登记—储存—销毁”的全程闭环,严防二次污染或非法流失。
此外,该局将过期药品回收纳入日常市场监管重点,执法人员定期对回收点开展巡查指导,确保流程合规。同时,通过线下海报、线上新媒体等渠道,持续宣传回收政策、点位信息及过期药品危害,让“安全回收、科学处置”理念深入人心,凝聚社会共治合力。
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临川区的实践探索,交出了一份多方共赢的民生答卷,既清空了居民家中的“药箱死角”,切断了过期药品非法流通的渠道,又让安全用药、环保节约的意识融入群众生活。这场始于药箱的治理行动,牢牢守护着群众用药的安全与城乡生态环境的平衡。
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 来源:头条娱乐
